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科竞赛】关于举办2025年首届 重庆市AI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重庆教育现代化八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主动适应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要,抢抓DeepSeek等AI大模型快速发展战略机遇,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特举办“2025年首届重庆市AI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

一、大赛主题

智育人才 创领未来

二、大赛目标

“2025年首届重庆市AI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是面向重庆市在校大学生举办的赛事,旨在聚焦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主题,利用大模型技术和工具,基于DeepSeek等AI平台开展创新应用的实践活动,以此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活力,推动AI技术的持续进步,促进AI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组织架构

(一)主办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三)协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算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超星泛雅集团、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艾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四川九洲软件有限公司、好老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佳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易学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沙师弟(重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超体科技有限公司

(四)比赛委员会:大赛设置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赛事的组织、评审和监督工作。

四、赛道与赛题

(一)AI创意赛道。基于AI大模型(如: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Kimi、讯飞星火、腾讯混元、智谱清言等),完成助力特定行业(如教育、医疗、政务、金融、制造等)场景应用升级的产品应用展示,并围绕此行业场景的痛点提出可落地、具备商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二)AI低代码创新赛道。基于AI低代码平台(如万算低代码平台、金蝶云·苍穹平台、通义千问、文心大模型等)开发以下系统(四选一):

1.智能零售管理系统;

2.新能源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3.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系统;

4.连锁企业智能培训系统。

(三)AI行业大模型赛道。围绕某个行业的某一痛点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呈现可落地、具备商用价值的软硬件产品,并基于AI大模型相关技术,完成一项AI大模型赋能的产品应用展示。

(四)企业出题赛道

1.华为出题:IP智慧解答专家——基于RAG与大小模型协同的数通知识问答系统;

2.科大讯飞出题:基于AI大模型的个性化学习辅助工具;

3.联通出题:联通元景+Deepseek人工智能知识库自动化构建;

4.超星出题:基于AI能力中心的校园生活助手;

5.顺丰出题:基于AI大模型的供应链智能诊断与优化系统;

6.马上消费出题:智能聊天陪伴助手——基于AI大模型的情感交互与长期记忆能力升级);

7.深圳共进电子出题:基于AI的GitLab自动代码评审系统;

8.艾瑞数智出题:虚拟消费者智能体——基于AI大模型的品牌方市场调研与互动优化;

9.中邮信科出题:基于AI大模型的投标助手;

10.七腾出题:智能多模态工业化工巡检助手——基于多模态模型的工业化工巡检;

11.九洲软件出题:基于AI的通用视频智能分析、语音助手解决方案;

12.好老师教育出题:基于AI大模型与知识库的个性化升学择校与备考决策支持系统;

13.佳思德出题:基于AI大模型的企业资讯自动收集与行业报告生成;

14.易学仕出题:基于LLM和KG的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教学教研场景;

15.沙师弟出题:智能化物流系统——基于AI大模型的货运数智化解决方案;

16.超体科技出题:多样化单证信息抽取。

五、参赛对象及组队要求

(一)AI创意赛道、AI低代码创新赛道

1.参赛对象:全市高校在校大学生。

2.组队要求:每支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10人,学生可跨校组队参赛。

3.指导教师:每个参赛队伍可配备1-3名指导教师。

(二)AI行业大模型赛道、企业出题赛道

1.参赛对象:全市高校在校大学生、教师。

2.组队要求:每支参赛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和赛题报名参赛,报名时以参赛团队负责人学籍所在学校作为参赛单位。

(二)各高校要对参赛团队人员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予以资格确认,确保参赛人员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三)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在创意、技术、方案、工程实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七、大赛赛制

大赛采用初赛、决赛两级赛制。初赛采用网评赛制、决赛设置现场赛。网评赛阶段,由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网络评审。现场赛阶段,由参赛项目团队进行现场路演及答辩,专家现场打分。项目在各赛段各环节的成绩独立计算,不累计。

八、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4月-7月)

参赛团队通过大赛系统进行报名(网址:https://5cqs3u4l.mh.chaoxing.com)。即日起至7月15日完成报名,8月31日前完成作品提交。大赛组委会将对报名参赛团队资格进行审核,资格审核通过的团队可以提交参赛作品。

(二)赛事宣讲培训(5月-8月)

开设“AI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讲堂”,邀请高校、AI大模型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开展系列宣传、培训、答疑活动,激发师生参赛热情,提升参赛团队备赛能力。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业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资深教师等开展赛题知识技术培训和答疑,指导学生参赛。

(三)初赛(8月-9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将对提交的参赛作品开展网络评审,遴选晋级决赛作品,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推荐参加决赛。

(四)决赛(9月)

现场赛阶段组织参赛团队进行现场路演和答辩,评审专家进行评定,决出各赛道获奖作品。

(五)赛程时间表

2025年4月:发布大赛通知。

2025年4-7月:组队、报名。

2025年5-8月:完成培训(线上线下结合)和初赛作品提交。

2025年8-9月:完成初赛网评、现场决赛和颁奖仪式。

注:具体时间请及时关注大赛官网通知。

九、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AI创意赛道、AI低代码创新赛道、AI行业大模型赛道根据情况设置最佳人气奖、最佳路演讲、先锋创新奖等,企业出题赛道设置最佳应用创新奖。

十、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做好学生参与AI大模型创新应用项目立项和竞赛准备工作,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大赛。

(二)各高校要加强指导,发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指导、揭榜攻关以及师生共创项目,做好学生参赛保障。

(三)各高校要及时做好总结推广,将学生参与竞赛、师生共创项目以及教师揭榜攻关等作为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实践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共享工作。

参赛师生可加入赛事QQ群,以便及时获取赛事赛题资讯、进行参赛咨询、赛题解答等(后续通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程老师、苟老师,023-62487849。



重庆市AI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

2025年4月27日




下一条:关于202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结题情况的公示

关闭